“数奇”的飞将李广该不该封,其难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-精选


(资料图)

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中这样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,说他:辕臂善射,实负其能。解鞍敌。圆阵摧锋。边郡屡守,大军再从。失道见斥,数奇不封。惜哉名将,天下无双!那么,司马迁为什么把“天下无双”的李广的遭遇说成是“数奇”所致呢?

李广是西汉名将,在抵抗匈奴的战斗中屡建奇功。他擅长骑射,勇敢果断,善以少胜多,出奇制胜,曾多次打败过匈奴兵的入侵。匈奴将士对李广又惧怕、又敬佩,称他为飞将军。有一年,匈奴入侵上郡,皇帝派朝廷内官跟随李广出兵抵抗,内官和几十名骑兵忽然发现前面有三名匈奴骑兵,就向他们进攻,三个匈奴兵用箭射他们,把几十匹马全射倒了,还伤了内官,余下的人都跑来找李广。李广知道这三个匈奴人必是神箭手,便亲自率领百骑去追赶,李广张弓放箭,射中二人,活捉一人。这时汉军忽然发现迎面山上有匈奴几千骑兵,正在观察动静。汉军见敌人很多,而自已才一百多人,都十分惧怕,纷纷主张逃跑。李广制止说:“谁也不许动!我们离营地几十里路,假如现在撤回去,匈奴骑兵追赶我们,我们就全完了。如果我们现在不动,匈奴会以为我们是设伏诱敌之兵,必不敢贸然来犯。”李广甚至还命令下马解鞍,就地歇息。匈奴人见李广和士兵摆出引诱他们来攻的架势,果然担心有诈而没敢攻打。半夜时分,匈奴害怕汉军伏兵出击,竟偷偷撤退了,李广一行人则平安返回营地。

还有一次,李广出雁门关迎战匈奴人,因敌兵太多,汉军败退,李广被匈奴俘虏。匈奴单于知道李广是汉朝名将,下令说:“要李广活着来见我!”匈奴骑兵便用两匹战马拉成一个网袋,托着李广前行。李广当时有伤在身,无法行动,匈奴兵也就没有过分看守他。李广也很配合地在两马之间的网袋上躺着,一动不动,佯装死去。行至十几里时,李广突然跳起,推倒身旁骑马的士兵,跃上马背,往南飞驰而去。匈奴一百多个骑兵急忙追赶,李广举弓射杀,逃回汉营。可是朝廷却因此说李广损兵折将,又当了俘虏,罪应斩首,后来花了钱,才赎回性命。

李广待人和气,对部下和士卒很友爱,每次得到封赏,都分给士卒享用,所以大家愿意跟他去作战。李广为汉朝抗击匈奴,作战几十次,建立大小功劳无数次,可却得不到朝廷重视,升官加爵都没有他的份。李广的堂兄弟李蔡,能力不如李广,声望更在李广之下,开始是和李广一样做小官。可后来官位却升到丞相。李广对这些很懊恼,常与朋友说:“我李广不比别人差呀,为什么以功封邑都没我的份呢?还是我的命运不佳呀!”后来,李广六十多岁时出征匈奴,因为受到排挤和挫折,悲愤自杀。

《史记》上在列举了李广的功绩后,评价李广说:“可惜天下无双的名将啊,由于命运不好,得不到封赏呀!”成语“飞将数奇”意思就是命运不好。后人用这句成语比喻有才能的人遭遇不佳。司马迁和无数后人用“数奇”来解释李广的不幸遭遇,是不能服人的,李广的不幸其实是源于汉武帝的有失公允,甚至是有些偏激的军功制度,加上他后期只信任新人,不信任旧人,这些共同造成了李广的不幸,并不是“李广命不好”所能完全解释的!(文/讲史论教)

关键词:

为您推荐

“数奇”的飞将李广该不该封,其难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-精选

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中这样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,说他:辕臂善射,实负其能。解鞍敌。圆阵摧锋。边郡屡守,大

来源:浅谈文史2023-05-14

上海申花战平武汉三镇 深圳补时“绝杀”大连人|热头条

上海申花战平武汉三镇深圳补时“绝杀”大连人---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13日,2023赛季中超联赛第七轮进行两场

来源:新华网2023-05-14

乌鲁木齐板房沟景区突发融雪性洪水 30名游客被困民警救援

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4日电(侯檑)5月13日,受高温天气影响,位于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沙沟景区内突发融雪洪水,

来源:中国新闻网2023-05-14

美国驻南非大使就“南非向俄罗斯提供武器”言论向南非道歉

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当地时间12日发表声明说,美国驻南非大使布里格蒂就此前指控“南非向俄罗斯提供武器”
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-05-14

王清宪赴合肥市调研

按照省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安排,5月12日,省长王清宪就推动我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继

来源:中安在线2023-05-14

又一次防住了库里!湖人后场大将是球队晋级西决的幕后英雄?

本场比赛中,湖人的先发后场大将丹尼斯-施罗德(DennisSchroder)也为球队的胜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。施罗德

来源:稻谷与小麦2023-05-14

安徽西递村:桃花源里人家 资讯

【走进美丽乡村】光明日报记者 常河开栏的话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暮色炊烟,田园诗意,岁月流转,意韵

来源: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2023-05-14

闵行区中心医院_闵行区怎么读

今天小编肥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闵行区中心医院,闵行区怎么读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

来源:科学教育网2023-05-14